对于睡眠时长而言,想必大家都知道且也都信奉“8小时睡眠”这一说法,人们的身体健康的确需要在8小时睡眠时长的前提下才得以保证,但所谓“8小时睡眠”所针对的其实是年轻人,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仍继续保持如此长时间的睡眠,则很可能会导致大脑因休眠时间过长,而使某些区域的唤醒反应变得迟钝,从而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。
那么超过60岁的老年人,每天睡多久才会避免被老年痴呆找上门呢?
关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睡多久这一问题,中国复旦大学及青岛大学的医学研究团队,曾对近千人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调查研究,结果显示无论是睡得过少(少于4小时)还是过多(大于10小时),其均会增加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。而老年人之所以会因此出现认知障碍,则是受体内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。
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因代谢而产生的蛋白质,一般来说,β淀粉样蛋白会被身体代谢并排出,但身体对β淀粉样蛋白的代谢会受睡眠的影响,无论睡眠时间过少还是过多,其都会导致身体对β淀粉样蛋白的代谢出现异常,从而使其大量沉积在脑组织中。若β淀粉样蛋白沉淀到细胞基质中,其便会产生出极强的神经毒性,使神经细胞发生死亡,从而导致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。
说了这么多,所以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长到底应该是多少呢?对此,医学研究发现,当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保证在6-7小时,其体内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水平为最低状态。此外,老年人除要保证自身的睡眠时长外,同时也应该调整、改善自身的睡眠质量,因为若老年人处于在睡眠质量较差的状态下,其体内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也同样会增多。
老年人应如何改善自身的睡眠质量?
1、保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
睡觉这件事虽看似简单,但对于睡眠越来越差的老年人而言,这件事却并没有那么容易。因此,老年人若想要改善自身的睡眠质量,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,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,如足够昏暗的环境能够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褪黑素、舒适的温度能够让身体得到放松、安静的环境能够避免原本睡眠就浅的老人被惊醒。
2、保证有适当的运动
有很多老年人因自身体力下降、行动迟缓等原因,往往会更喜欢保持“静止”状态,其实很多老年人之所以会有睡眠质量差的情况,往往也是因缺乏运动所导致。这是因为,若一直保持在“不动”的状态下,身体便会因能量消耗较小而感觉不到累,从而便也就导致了睡眠质量较差。
3、午睡时间不要过长
老年人往往都会有午睡的习惯,毕竟适当的午睡也有益于身体健康,但若是午睡时间过长,则会导致夜间出现失眠的情况,从而便也就影响了睡眠质量。因此,老年人对于午睡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,一般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即可。
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而言,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6-7小时,因为若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大于7小时,则会导致体内具有神经毒性的β淀粉样蛋白,因无法被代谢排出而沉积在脑部细胞基质上,使神经细胞被杀死,从而增加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。
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除睡得过少或过多会致使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增加外,睡眠质量较差也同样会引发此问题出现,因此老年人若不想被老年痴呆找上门,还应及时改善自身的睡眠质量,如保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、保证有适当的运动以及午睡时间不要过长。
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