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立足非公党建特色不够鲜明、组织覆盖不够全面、工作成效还需提升等问题,百善镇坚持从责任、组织、队伍方面精准发力,以系统思维、创新模式推动构建非公党建发展新格局,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、互促共赢。
压实责任链条,筑牢党建工作“压舱石”。严格对标县委社会工作部管理要求,构建“镇党委统筹、指导员主责、部门协同”的三级联动体系,向92家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派驻14名党建指导员,形成上下贯通的责任落实闭环。创新建立“周调度、月总结、季评估、年考核”的全周期管理机制,镇党委累计开展10余次实地督查,对发现问题现场督办整改,将工作质效与考核奖惩挂钩,以刚性约束推动党建指导员履职尽责,确保责任落实“不悬空”。
织密组织网络,跑出覆盖提升“加速度”。开展“拉网式”底数摸排行动,整合工商数据与实地走访信息,建立动态更新的党组织名册、党员信息册、组建任务册“三本台账”,实行挂图作战、销号管理。在打造昊晨企业县级示范点、牧仕达企业市级示范点的基础上,持续加强培育力度,目前已建成4家市级“双强六好”党组织。建立非公党组织“典型引路+观摩研学”模式,定期组织相互学习,比学赶超,推动党组织建设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覆盖”提质升级。
锻造先锋队伍,激活内生动力“强引擎”。推行“日常指导+随机督查”双轨制,从严规范“三会一课”“主题党日”等组织生活,夯实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根基。严把党员发展“质量关”,2022年以来新发展非公企业党员20余名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余名,将其纳入镇级“万名党员进党校”教育体系,推动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“双提升”。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员党性,有序组织参与到疫情防控、防灾减灾、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,充分彰显先锋模范作用。
深化融合赋能,打造互促共赢“新局面”。聚焦党建与发展融合点,指导非公党建指导员常态化开展“四送一服”“问题帮办”专项行动,累计协助企业解决用工用电、融资退税等问题75项,动员企业用好用活《关于实施濉溪县“533”产业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意见》等政策,积极申报项目,争取发展资金。依托镇级高校毕业生人才库,举办4场“春风行动”招聘会,先后促成150余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,以“党建+人才”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实现党建引领与企业成长的双向赋能。
王云飞
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